四時八節(jié)篇
撣 塵 在泰興民間,農(nóng)歷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以后,人們就忙著準(zhǔn)備過年了,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撣塵。清人《帝京歲時紀(jì)勝》記載:“送灶神后,掃除祠堂舍宇。”撣塵,就是家庭內(nèi)外大掃除,“塵”是灰塵,與陳舊的“陳”諧音。過年了,撣去陳舊的東西,迎來新的光明燦爛,也是人們心理上的愿望。據(jù)說舊時撣塵要“觀日子”,選“良辰吉日”。如果立春在臘月里,撣塵就要趕在立春之前。但也有人不相信,民間大多認(rèn)為,“臘月里天天好圓房”。“圓房”,就是子女結(jié)婚,“天天好圓房”就是“天天都是好日子”,天天好撣塵,還看什么日子?一般廿四夜一過,家家就動手撣塵了。 撣塵其實很簡單。用一束竹筱子(帶枝葉的小竹尾子)綁在竹桿上,把家具、鍋灶床鋪、缸甏壇子用廢舊紙遮上,撣塵者頭頂斗篷,身著舊外衣,手執(zhí)撣桿在家中的上下左右、角頭角落拂去塵埃、吊吊灰(沾滿灰塵的蜘蛛網(wǎng))等,賞心悅目而又怡神。普通家庭平時極少徹底打掃,經(jīng)常將東西隨便擺放,日積月累,屋內(nèi)到處是吊吊灰,墻頭屋角也積滿灰塵,成了蛇蟲百腳盤踞的好場所。如果到過年也不徹底清理一次,就永遠(yuǎn)不會干凈。所以不管多忙,撣塵這事兒是雷打不動的,這是一個規(guī)矩。 其實,撣塵也是有個出處的。傳說過去有個沒相管的神人叫三尸神,經(jīng)常在玉皇面前搬弄是非,造謠生事,人們又恨又怕。他把人間描寫得一團漆黑,丑陋不堪,還說許多人罵玉皇大帝,想謀反天庭。玉皇對人間本來印象很壞,聽三尸神這么一搬弄,龍顏大怒,命三尸神帶天兵天將下凡,由王令官菩薩于大年三十夜,把罵玉皇、想造反的人家統(tǒng)一滿門抄斬。這個三尸神到了人間,把凡是不給他送禮祭供的人家屋檐下都做上了記號,還命令天下的蜘蛛在記號外都結(jié)上網(wǎng),遮住記號。這樣的壞神人間誰去祭供他?他馬不停蹄,惡狠狠地挨家挨戶做記號,一家也不肯漏掉,好等玉皇下令,把人間斬盡殺絕。他的行徑被各家的灶家菩薩發(fā)現(xiàn)了,于是他就與灶家奶奶商議對策。灶家奶奶是個十分賢慧的菩薩,說:“立即通知各家各戶,撣去塵埃,特別是墻壁上的記號、蜘蛛網(wǎng),一律不能保留,否則將大禍臨頭。”大家得了信,緊急行動起來,全都在撣塵,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凈凈,煥然一新。三十夜,三尸神領(lǐng)著王令官來到人間,只見到處燈火輝煌,家家窗明幾凈,人們無比歡樂,一個記號也找不到。王令官心中驚奇,趕回天宮,將人間萬民歡樂,家家敬拜玉皇、到處祥和安樂的喜人景象向玉帝稟報。玉皇一聽,方知是三尸神謊報民情、妄想殘害百姓。遂將其打入天牢,終身監(jiān)禁。這次人間災(zāi)難的免除,也虧灶家菩薩、灶家奶奶出了大力,所以人們每到廿四夜送灶時對他們十分客氣,三十夜再迎回來,請到灶上。并注重?fù)蹓m,把家里弄得干干凈凈。 隨著人們衛(wèi)生觀念增強,撣塵成了名副其實的年終大掃除!睹貖W造宅經(jīng)》記載:“屋宅潔凈,無穢氣,則不生瘟疫。”我們的祖先深知塵穢與疾病傳播有關(guān),撣塵也是為了防病保健康。人們不光是撣塵,衣服被褥也要換洗干凈。民諺“不問有錢沒錢,洗洗干凈過年”就是這個意思。同時,人們要理發(fā),沐浴,大人小孩,男女老幼,干干凈凈,漂漂亮亮,迎候新年的光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