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4日是感恩節(jié),雖然是洋節(jié),但它卻以厚重的人文內涵跨越國界。在這個節(jié)日里,外國人吃火雞感恩上蒼賜予他們食物,我們常懷感恩的心去關照需要幫助的人。 泰興鎮(zhèn)中心小學六(二)班,同學們正在開展“心存感恩、永不言棄”主題班會,通過演小品、講故事、朗誦等形式,表達對父母、對老師的感激之情。在微機交流平臺上,同學們寫下對老師、對父母說的話,凡是有電腦的家庭,父母會很快收到子女發(fā)給他們的信息。雖然大部分留言寥寥數(shù)語,但卻發(fā)自肺腑,陳沛力同學這樣寫道:爸爸,你辛辛苦苦培育了我13年,我感謝你的養(yǎng)育之恩。 泰興鎮(zhèn)中心小學六(二)班學生陳沛力說,爸爸這13年的養(yǎng)育之恩實在不容易,今天我想借感恩節(jié)對爸爸說一聲:爸爸,我愛你,你辛苦了。 泰興鎮(zhèn)中心小學校長姚恒章說,感恩節(jié)這天,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班會活動,就是讓孩子們懂得為他人著想,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,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豐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。 家住城區(qū)的顧偉男女士今天很高興,因為她受到了遠方兒子的祝福。顧女士的兒子2004年去南京求學,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兩人,兒子在身邊十多年,顧女士習慣了他的吵吵鬧鬧,如今兒子一走,反倒覺得少了點什么,如今每當想念兒子,顧女士就會看看兒子的照片。不過讓顧女士感到欣慰的是,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,他越來越懂得關心父母,經常打電話、寫信給家里。 姚王鎮(zhèn)北殷村幾位村民用另一種方式感恩社會,他們通過多方籌措資金,于今年年初建立了“助老助學基金會”,村民把基金會為老人解難看作“夕陽工程”,把扶助貧困學生看作“朝陽工程”,如今助老助學基金會被喻為“雙陽”基金會;饡怀闪ⅲ臀嗽S多有識之士踴躍捐款,北殷村黨總支書記、私營企業(yè)老板唐建其帶頭向基金會捐款一萬元。 唐建其說,過去我家庭比較困難,姊妹五個,社會上各界人士對我家庭給予支持,我現(xiàn)在生活條件好了,經濟富裕了,作為我要感謝過去對我支持的父老鄉(xiāng)親,另外對社會的弱勢群眾作一點貢獻。 到目前為止,基金會已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20多萬元,捐款人數(shù)達260多人;饡鲁桃(guī)定對60歲以上生病住院的困難老人,由基金會視病情補助1000元左右,對貧困家庭學生每年補助200到1000元,今年9月份以來,基金會已經給三個家庭困難的小學生每人補助800元。 2002年中國私人捐贈人均0.92元,人均慈善捐贈與美國相差7300多倍。“十一五”期間, 我國將在全國大中城市普遍建立各類慈善機構,慈善服務網點在社區(qū)普遍設置。今年3月30日, 我市首家開展社會救助的民間組織慈善總會成立 ,是泰州縣級市中成立的第一家慈善機構。 泰興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少卿說,現(xiàn)在仍然有不少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學習、生活方面面臨困難,我們希望各界人士都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愛呵護這些孩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