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才化解完老債,那邊又添新債,是許多地方村級財務走不出的“怪圈”。但今年以來,泰興市村級不良債務卻呈現“零增長”態(tài)勢,有近一半的村成為涉農“零債務村”。 “關鍵在于我們建立了民主監(jiān)督、審計監(jiān)督和紀檢監(jiān)督三位一體的新機制!碧┡d市紀委常委成文尉告訴記者,作為全省4個農村債務化解工作試點縣(市),該市通過清收、變現、增收、節(jié)支、剝離等方式,累計化解涉農債務8472萬元,化債率達66.5%,有177個村涉農債務為零,占全市村(居)總數的48.2%。今年前10個月,全市367個村(居)無一有新的不良債務發(fā)生。 “先理財、后入賬”。各村(居)都建立了5至9人的民主理財小組,每月底,村干部經手的所有收支業(yè)務,必須交民主理財小組審核,合理、合規(guī)的收支票據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后,才能報批入賬。 在黃橋老區(qū)某村的理財小組記錄手冊上,記者看到,理財小組的一名成員提問:4月有一筆1萬元的支出為什么不事先告訴村民代表?原來,當時村里要緊急裝修村民代表大會會議室、人民調解室、衛(wèi)生室等占地近300平方米的場所,共花去1萬元,當時村里事務繁忙,村里先裝修再通知了村民代表!半m然這1萬元經濟節(jié)約,沒有超支鋪張,為村里辦了件好事,但是應該先征求村民的意見,再忙也要先審批。”這是理財小組成員的一致意見。在隨后制定出來的《村民自治手冊》中,這被當作一個硬制度確立下來,“嚴格財務收支,實行先理財、后入賬和‘一支筆’審批制度,建立健全村務、財務公開制度! “村干部想借錢吃吃喝喝,舉債搞‘面子工程’,根本不可能!民主理財小組的眼睛盯得緊呢!背晌奈菊f,今年以來,在民主理財小組監(jiān)督下,該市調整村級預算方案76起,控制可能新增加的債務106萬元。 “與此同時,市、鄉(xiāng)鎮(zhèn)兩級加強了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,審計結果向全體村民公布!背晌奈窘榻B說,對村干部違背財經紀律形成的債務,或在任期內擅自舉債的,一律轉化為個人債務,實行“誰借款,誰負責;誰經手,誰償還”。去年以來,僅馬甸鎮(zhèn)就查處此類案件5件,對涉及的11.2萬元債務重新明確了責任主體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不少村還有了村務公開觸摸屏電腦。只要在工作時間段,村民人人可通過村務公開觸摸屏電腦,了解村里的財務收支情況。發(fā)現疑問,村會計會對支出名目給出解釋。 該市紀委會同農工辦出臺修訂了相關文件,在貨幣資金、應收應付款項、采購業(yè)務、庫存物資管理、內外投資、借款、資產資源發(fā)包等方面,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內部控制制度,確保村級債務控減有制度可依,有章可循。對違背財經紀律,給集體造成損失的,由主要責任人承擔全部經濟損失,并給予相應處分。今年以來,該市共查處村干部收入不入賬、坐收坐支、資金賬外循環(huán)等案件8件,挽回經濟損失12.6萬元。 趙曉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