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桂 根 志 軍 張 昕)政府的收入是怎么來的,政府的錢都用在了哪些方面。從2007年開始,泰興市將在全省率先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,原預算編制中“外行看不懂,內(nèi)行說不清”的問題可望徹底解決。 據(jù)了解,作為全省財稅改革先行市,泰興此次政府收支分類體系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(nèi)容:在收入分類上,將按照科學標準和國際通行做法,對政府收入重新統(tǒng)一分類,收入種類劃分為稅收收入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、非稅收入、貸款轉(zhuǎn)貸回收本金收入、債務收入以及轉(zhuǎn)移性收入等。收入種類在原來的“類”、“款”、“項”三級結構上增加了“目”一級,這樣政府收入來源更加全面、細致、清晰。 在支出功能分類方面,將按照政府職能和活動設置支出科目,分“類”、“款”、“項”三級,每一級分為17類、170多款、800多項!邦悺奔壙颇烤C合反映政府職能活動,如教育、科學技術、社會保險和就業(yè)、環(huán)境保護等;“款”級科目反映為完成某項政府職能所進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,如“教育”一類下的“普通教育”;“項”級科目反映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發(fā)生的具體支出事項,如“水利”款下的“抗旱”、“水土保持”等。 在支出經(jīng)濟分類上,主要反映各項支出的具體經(jīng)濟構成,共設“類”、“款”兩級,分別為12類和90多款。如“基本建設支出”類,設“房屋建筑物購建”、“專用設備購置”、“大型修繕”等;又如,辦學校的錢,究竟是發(fā)了工資,還是買了設備、蓋了校舍?政府的每一筆錢具體是怎么花出去的都清清楚楚,政府資金使用情況得到了更為全面、完整、明細的反映。 泰興此次收支分類改革共涉及300多個預算單位,試點成功后將在面上推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