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9日下午,多地高考最后一門考試結束。走出考場的少年們是否在短暫的狂喜后陷入了彷徨?突然卸下重擔,卻不知該奔向何方?高考落幕,考場外的喧囂漸散,而人生的全新序章才悄然掀開。
高考后的三個月的“空窗期”,是調整心態(tài)、規(guī)劃人生的黃金時間。從高度緊張到突然松弛,這種反差讓許多考生陷入“高考綜合征”。但生活的長卷仍在緩緩鋪陳,如何在未來的漫漫長路上,將人生規(guī)劃得有條不紊,以正確心態(tài)從容奔赴前路,是人生這張答卷的“壓軸題”。
心理調適,從緊繃到放松需要智慧。高考結束到成績公布期間,考生很容易出現(xiàn)心理問題。大腦從緊張狀態(tài)突然放松,不少人會出現(xiàn)“考后心理綜合征”或“空虛綜合征”,表現(xiàn)為焦慮、失眠或過度放縱。面對“空窗期”,正確的做法是心態(tài)放平,張弛有度。一方面,允許徹底休息但設限,補覺、追劇、打游戲等“報復性放松”可以適當進行,設定時間上限,避免晝夜顛倒,連續(xù)通宵玩網(wǎng)游導致視網(wǎng)膜破裂的案例每年都有發(fā)生,這是過度放縱的惡果;另一方面,情緒釋放有方法,與好友聊聊天,自己出去旅旅游,都是釋放壓力的好方法。運動更是最好的減壓劑,每天30分鐘輕度運動能有效釋放壓力荷爾蒙,幫助身心恢復平衡。
志愿填報,人生方向更要早規(guī)劃。高考成績公布前的這段時間,不僅是放松的“空窗期”,還是研究志愿填報的“黃金期”。千萬別等到出分后才手忙腳亂,提前準備才能從容應對。規(guī)劃人生,意味著要設定長短目標。長期目標可能是理想的大學和未來的職業(yè)方向,它如同一座燈塔,為我們的前行照亮方向。然而,實現(xiàn)長期目標需要一步步積累,因此短期目標的設定同樣重要。短期目標可以是暑期學習一門新技能,如學習樂器、繪畫或編程等,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;或者參加一些社會實踐,了解社會的運行機制,積累經(jīng)驗。這些短期目標不僅能夠幫助準大學生鍛煉能力,還能為未來的大學生活和職業(yè)發(fā)展增添光彩。
積極參加社會實踐,打開社會這所大學之門。走出校園,投身社會實踐,能提前感受社會的真實模樣,收獲成長與蛻變。嘗試職業(yè)體驗,趁著腦袋里的知識還熱乎,去當一把家教,互換一下視角,感受不一樣的課堂感受。參與公益服務,如社區(qū)治理、關愛孤寡老人、助力環(huán)保行動,既能奉獻愛心,又能為未來在大學社團的面試添彩。當然最直接的還是報考駕校,趁著現(xiàn)在時間充裕,把駕照拿到手,為以后的剛需用車做好準備。
不以成績論英雄,拼搏向前亦豪杰。不論高考考的怎樣,都已成過去式,做好心理調適、志愿填報、社會實踐,皆是未來人生的重要鋪墊。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被肯定,每一段經(jīng)歷都是成長的基石。未來路遠,愿同學們懷壯志、逐熱愛,向著星辰大海,勇毅前行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