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。每當清明節(jié)到來之際,各地的烈士陵園都會聚集無數(shù)的群眾,在信仰的感召下來為替國捐軀的英烈上墳掃墓。一束束鮮花上承載的是對革命先輩深切的敬意;一次次鞠躬里沉淀了對革命先輩無限的緬懷。英烈,是一個國家精神的源源不斷的動力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在緬懷先烈中筑牢思想基石,在傳頌英烈事跡、接續(xù)英烈精神、接力英烈行為中,把英烈留下的精神財富傳承好、發(fā)揚好。 “清明雨上,英雄莫忘”,在銘記英烈事跡中堅定理想信念。在動蕩的歲月里,數(shù)不清的革命英模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(yè),拋頭顱、灑熱血,在新中國成立的道路上留下了不能忘卻的印記。是他們獻身于風雪,卻為世人種下了和平;是他們奔迫于荊棘,卻為世人唱響了幸福的進行曲。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(xiàn)了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精神風采,擰緊了“革命事業(yè)大于天”的理想發(fā)條。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指引英烈前行的方向盤,也是我們黨員干部一生的“必修課”。廣大黨員干部應(yīng)常學常新,從英烈們一心為國、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跡中,汲取理想和信念的養(yǎng)分,讓理想信念永駐心里。 “吾輩執(zhí)炬,生生不息”,在傳承英烈精神中厚植紅色基因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:“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、成就英雄、英雄輩出的民族,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。”此值清明時節(jié),在深切緬懷祖輩的同時,更是要牢記那些為了民族獨立、人民幸福以及社會安好,而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歲月靜好的革命先烈。他們面對敵人的威脅,大義凜然、絲毫不畏懼,體現(xiàn)了血與火里的忠誠、風與雨里的堅韌。這種精神承載了紅色底色,號召著黨員干部要傳承好紅色基因,擦亮“為民服務(wù)”的明信片,以革命英模為指引,在自我工作中,以星星之火,點燃祖國復興的亮燈。 “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”,在接力英烈前行中汲取奮斗力量。滄海桑田間,數(shù)不清的年頭里,革命英模的精神依然穿越了時代的年輪,為當下的人民帶來了光與熱。他們將人民放在心中,正是如此才能在長津湖畔抵御住冰的考驗,成為“冰雕”卻依然屹立不倒;正是因為如此,在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里,他們才抵御住饑餓,成為“紅色激流”推動這個時代的發(fā)展。他們的名字不一,甚至很多終其一生只能無名,但他們卻憑借著“革命英模”的通行證,穿越如今,指引著廣大黨員干部要深植為民情懷,在新趕考路上不斷奮斗前行。 無論是在戰(zhàn)爭年代,還是在和平年代,每個英烈都用自我行動書寫了人生的贊歌,廣大黨員干部要在祭奠“先人”緬懷“先烈”中,激發(fā)起“清明”的斗志,答好為民服務(wù)的滿分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