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流程控制,江蘇“無縫轉運”上海機場入境赴蘇人員超1.7萬人
面對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態(tài)勢,為守好疫情防控大門,省交通運輸廳派駐上海交通調度指揮中心堅持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防控策略,落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筑牢境外疫情輸入的嚴密防線,切實保障地面轉運安全和衛(wèi)生防疫安全,確保入境赴蘇人員運輸保障高效無縫運轉。從3月7日晚啟動接返工作至4月1日2時,已集中轉運上海機場入境赴蘇人員超1.7萬人。 無縫轉運 根據民航局《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(xù)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》,3月29日零時起,浦東機場國際航班較之前明顯減少。針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變化,省交通運輸廳駐扎浦東機場T1、T2航站樓現場摸排了解情況,根據調整后的新航班計劃,預先研判客流情況,重新梳理接收轉運全流程,對可能產生的高峰客流時段進行針對性的接駁運力排班,充分保障應急運力儲備,將工作要求和時間節(jié)點落實到每個調度人員、每一陪護組,并為轉運旅客增設穿戴、更換防護服區(qū)域。3月29日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當日,客流高峰時段為20:00—23:00,3個小時內共派車17班,其中21:00—23:00,平均每小時達到6.5車次。 入境轉運現場 為貫徹省領導“運轉力量要加強,密度要降低,沿途防護措施要加強”的批示要求,省交通運輸廳累計向上海浦東、虹橋機場派駐車輛93輛(含26輛應急運力)、服務保障人員143人,并協調調度陪護人員180人,省內各市參與轉運保障車輛超過200輛。按照“專車、專人集中接送,即接即走”原則,儲備充足的應急運力,增加派車頻次,落實車輛通風要求,從嚴控制登車人數,引導乘車人員分散就坐、間隔就坐,降低乘車人員聚集性風險。 為密切與派駐上海、昆山、北京及南京機場等一線轉運點的聯系,省交通運輸廳建立健全運輸保障組工作架構及運轉機制,成立運輸保障組工作辦公室,明確專職人員,實行集中辦公,形成“一辦多點”工作機制。為指導各市相應做好入境旅客轉運工作,制定《進一步優(yōu)化上海機場—昆山中轉基地接駁運輸組織保障方案》,編制出臺《入境赴蘇人員道路運輸保障工作指南》。各市選調正規(guī)營運車輛作為轉運車輛,選派安全意識強、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執(zhí)行任務,從車輛消殺、駕駛員體溫檢測、防護設備、轉運人員限乘等方面加強運輸過程防護,及時排查消除風險點,確保接駁轉運工作順利推進。 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