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民的名義》熱播 泰興版“侯亮平”談反貪
(記者 曹玉娟 何飛)最近,很多人在茶余飯后都在做一件事,那就是追劇,追的還不是什么偶像明星、小鮮肉,反倒是一群實力派“中年大叔”。 這就是最近燃爆熒屏的國產(chǎn)電視劇《人民的名義》。這是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,劇中的檢察官們?nèi)Ψ蹮o數(shù)。那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檢察官怎么看這部劇?他們的實際工作有沒有這樣驚險刺激呢? 《人民的名義》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(diào)查行動為敘事主線,講述了檢察官們步步深入,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犯罪的故事。日前,記者采訪了泰興版的“侯亮平”——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、反貪局局長張榮。 談到《人民的名義》,他感慨很深:“劇中季昌明、候亮平、陸亦可等人的那種剛正不阿、懲惡揚善、堅韌不拔的品性,很貼近我們反貪人的生活,是反貪人的真實寫照。” 張榮介紹,劇中有不少辦案情節(jié)與他們的實際工作相符合,比如蔡成功的挾私舉報。“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的,舉報人不是為了伸張正義,而是挾私舉報。那我們就要去偽存真,但是這些舉報里的很多信息可以作為我們案件的切入口。”張榮說。 電視劇里,在辦理歐陽菁的案件時,檢察官從客觀證據(jù)入手,也是他們的辦案方式。張榮說,現(xiàn)實生活中也是這樣,查財務、查電話、查短信記錄、查銀行底單、查車輛軌跡,從一些客觀證據(jù)入手,去查人和事。 當記者建議講一講類似《人民的名義》里曲折的案件時,張榮說:“長江非法采砂案的破獲,就是從2013年的一個舉報電話開始的。我們通過蹲守偵查發(fā)現(xiàn),確實存在夜里非法采砂的情況,然后我們就調(diào)取了工商等方面的資料,了解需要采砂的企業(yè),他們?yōu)槭裁锤曳欠ú缮?非法采砂誰來監(jiān)管?這些老板為什么能非法采砂,又能夠逃避監(jiān)管?” 張榮介紹,鎖定采砂老板后,辦案人員從賬目入手展開調(diào)查,從而找出里面的利益鏈條。隨后,又有人舉報,采砂老板與市水務局的某個副局長和大隊長有利益關系。“怎么去查?我們當時鎖定了兩三個非法采砂的老板。我們先從他們的工商和稅務開票情況鎖定他們的采砂量,稅務部門的開票情況反映,2012年到2015年期間,有一個非法采砂老板陳某,他的采砂量接近一個億,工程量接近一個億,那么他的采砂量是多大呢?我們就循著這條線,去看他有沒有報備采砂許可。后來一查,他只有一個項目是經(jīng)過許可的,其他的都沒有許可。這時,我們就重點鎖定了他和另外一個人。然后通過話單分析、手機定位跟蹤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平時是有聯(lián)系的,聯(lián)系還比較頻繁。”張榮說。 隨著案件的調(diào)查深入,辦案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非法采砂人員與相關監(jiān)管部門的負責人有著扯不清的關系。“我們先從采砂老板入手,查非法采砂,查偷稅查行賄,在這種高壓情況之下,非法采砂老板供述出了兩條線,一條線就是,水務部門相關人員為他擋風遮雨,充當保護傘,甚至和他沆瀣一氣,搞利益輸送;另一條線就是,他把這些砂子賣給我們虹橋工業(yè)園區(qū)和泰興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的很多企業(yè),而這些企業(yè)受當?shù)毓芪瘯墓芾恚芪瘯雒鎱f(xié)調(diào)這些事情,又從中收受采砂老板的錢。”張榮介紹。 經(jīng)過近三年的取證、調(diào)查,2016年上半年,一些官商勾結、官官相護的案情終于浮出水面。 “我們有些行政執(zhí)法人員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,忘記了自己守土有責,為非法采砂的老板通風報信,幫他們逃避處罰和刑事追究。還有一些人為了謀取私利,采用各種方法與他們交往,從而撈取錢財。”張榮說,《人民的名義》里山水集團拉攏腐蝕干部的手法,在這個案子里也一樣上演著。有一個副局長喜歡賭博,他就拉著這些采砂老板一起賭博,變相收受好處;有一個負責監(jiān)管的大隊長采用假入股的方式,從中分好處,以家里有事為由,不斷向采砂老板索要好處。 正是因為對手厲害、善于設局,張榮感慨,高智商的犯罪手段隱蔽,怎么把這些人挖掘出來,一直是他們工作中的一個挑戰(zhàn),需要不斷地思考和學習,F(xiàn)在,腐敗的隱蔽性、智能性都很強,那種直白的給錢辦事的腐敗手段已經(jīng)不多見了,需要執(zhí)法人員深入學習,不斷挖掘出高智商犯罪手段。 張榮說,和侯亮平、陳海一樣,他們也曾經(jīng)受到過生命的威脅,面對過親朋的冷眼,但必須堅守底線。“一次,案件當事人的親哥哥是我的同班同學,平時相處得非常好,后來因為案件斷了聯(lián)系。突然有一次,我們在一個小餐廳不期而遇了,當時,他惡狠狠地看了我一眼,沒說一句話就走了。這種情況還是很多的,雖然沒電視劇上那么激烈,但是我們受到過威脅恐嚇,甚至詛咒都是很常見的。” 張榮也提醒,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,對于所有公職人員來說,《人民的名義》也許是一次警醒,再高深的手段,也逃不過法律的制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