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式祖是否有意造此“斷塔”?
附:
法輪塔的故事 《法輪塔碑記》曾記載,登塔“可以遠眺長江”。由此想起了過去留傳下來的一個美麗傳說。 晉永嘉年間(晉懷帝年號,公元307-313年)八王之亂,導(dǎo)致后來五胡亂華,戰(zhàn)禍連連。有一皇室帝胄攜眷南逃經(jīng)過泰興長江邊,因取水不慎,將一只黃金面盆掉入江心(后來這兒漲成陸地,即過船趙橋村后卜莊有一鐵塔處。人們經(jīng)常在鐵塔周圍見到有一金盆滾動,人走近時就不見了)。不久,有一鰻魚盤息在內(nèi)修練,千百年后,到了明代中葉,長江向西退出,這鰻魚逐漸接近江岸,有時便棲息到陸地上來。由于它借寶物的精華,已修練成精,古人曾傳說:“體粗十人圍”。多長呢?據(jù)老人說,它睡覺時一睡就是幾年,頭枕在泰興大洋橋(那時還沒有這地名),尾伸過長江,擱在南岸。因為它體形黑褐色,人們誤認為是仙人在長江上架的“天橋”,當時不知有多少人,從它身上南來北往,人們稱之為“仙渡橋”。后來有些好心的人,為確保行人安全,集資捐建橋欄桿,組織幾十人在“橋”身上開鑿孔、澆鑄。它痛醒了,將尾巴一甩,在上面施工的人全都葬身魚腹,全身縮回江北,頭及上半身竄入泰興城地下,把剛形成的江岸,又攪塌入江心。由于鰻魚精攪動,江岸繼續(xù)向東塌陷,很快坍到了金瓶灣(今寶塔灣),泰興城危在旦夕。 情急之下,全城人紛紛燒香,祈求佛菩薩幫忙。很快便有了感應(yīng),菩薩立即授命護法神下凡降伏鰻魚精。護法神本欲把它立即斬除,怎奈泰興城地下已被竄空,除去它縣城立即沉陷,和傳說中淹入水中的泗洲城一樣。無奈,護法神請菩薩開示,菩薩慈悲為懷,決定饒它一命,這樣一來不殺生傷命,二來可讓它的身子潛伏在地下,撐住整個泰興城,確保百姓生命安全。菩薩在它頭上貼了一道六字真言,把它鎮(zhèn)壓在地下,上段身子橫穿泰興城,菩薩指點百姓在其頭上建了騰蛟閣(明末張鳳翼《騰蛟嘯月》詩中末一聯(lián)有“神君雅有文翁化,會有春雷奮蟄龍”就是指這回事)。在它的腹部,也就是長江北岸坍倒的地方,為不讓它繼續(xù)向東坍塌,影響泰興城,便造了法輪塔鎮(zhèn)在此地,借以“鎮(zhèn)江”,故民間俗稱“鎮(zhèn)江塔”。塔內(nèi)按一石輪(即佛骨穴鎮(zhèn)石)同樣刻滿咒語,不讓鰻魚精動彈,名“法輪塔”,相傳有此法輪,塔便固若金湯。護法神為便于洞察便卷去塔頂,故法輪塔無頂。 護法神曾告戒鰻魚精說:“好好的修心苦煉,還有‘飛騰之日’”。鰻精問:“何時飛騰”?護法神說:“聽到泰興城中敲一更就是你飛騰之時”(“騰蛟閣”一名由此而來),隨即又授意泰興人們,泰興城內(nèi)不打“一更”,起更就打二更。這當然是神話,不過卻有三點歷史事實,可以佐證: 1、筆者幼年,也就是民國以前,縣城各處保正(相當于今天的治安員)用銅鑼打更禁夜,起更就打兩下,二更還是兩下,三更是三下,依次類推至五更。 2、法輪塔確實“堅如金湯”,1938年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日寇的炮艦游弋到長江泰興段,看到法輪塔,認為是國軍設(shè)置的軍事堡壘,曾幾次集中炮火轟擊,企圖摧毀。但不知發(fā)射了多少炮彈皆落在四周,僅在塔東北角擦去數(shù)尺磚頭,法輪塔依舊屹然矗立。日寇侵入泰興城后,聽說法輪塔下藏有“寶物”,便出動十幾個鬼子,由漢奸領(lǐng)路把塔周圍挖遍了,結(jié)果一無所得。日寇惱了,想拆毀法輪塔,法輪庵內(nèi)有一個老尼出來哀求,遭到了日寇踢打。當他們走近塔下,塔頂忽然出現(xiàn)一條大蟒,粗如水桶,昂頭伸出通紅的“蛇舔”,兩只眼發(fā)出幽藍的光芒,由上而下,身體繞遍了塔身,頭伸在塔下,欲吞噬走近的人。同時,塔內(nèi)游出數(shù)千大小不一的蛇來(傳說是鰻魚精的子孫)向四面八方亂竄,傾刻布了一個“蛇陣”,嚇得連鬼子在內(nèi)慌忙逃進縣城。據(jù)說在過小橋時,好幾個人被擠下水。雖然這也是傳說,不過鬼子確實去毀過塔,無果而終,卻是事實。 3、1954年發(fā)大水,寶塔灣至縣城的道路被水淹沒了,附近的村子大部分淹在水中。奇怪的是法輪塔周圍約十米的圈中,一點水跡也沒有,水再漲也進入不了這一“禁區(qū)”。因而,老百姓傳說這是“荷花地”,水再漲荷花始終露出水面。至今塔附近的遺老,都能敘述這一親眼目睹的佳話。 |